要敍述這件「不太衛生」的事,實在有點不好意思,但想為這件事留下記錄,還是硬著頭皮寫啦,如果您正在吃東西,或擔心影響待會兒的食慾,那勸您還是去其它地方逛逛,別再繼續讀這篇日誌喔!
昨天清大有一個月一次的綠市集,我們在市集裏閒逛,吃了許多小吃。逛得差不多之後,孩子想到水木書店看書,所以我們又移師前往。小元是自己騎車到清大的,所以他騎著腳踏車先走,我和小樂信步走過去。爸爸和小元先到,才剛到書店,小元就感到肚子不適,匆匆的跟爸爸說他想上厠所後就衝上二樓的洗手間,偏偏洗手間較遠,待他衝進厠所時,已陷入尷尬的狀況--小內褲已沾到便便了。待他上完厠所,更尷尬的問題還在等著他:那個厠所裏沒有衛生紙。我並不知道他去厠所,而那神經很粗的爸爸也沒想到這些事,所以小元在厠所裏發生的問題,必需自己想辦法解決。
據後來小元的描述是:他好不容易聽見有人進了厠所,趕緊鼓起勇氣說:「可以請你幫我拿一些衛生紙嗎?」第一位善心人士回答了之後,幫他到外面餐廳拿了那種小張的粉紅色餐巾紙,從門板下的空隙拿給他。但因張數不多,小元又只好耐心的等第二位路人幫忙,但這位朋友很冷淡地回答他:「我不知道哪裏有衛生紙,你自己看著辦吧!」(真是人情冷暖啊,讓小元經歷這種冷漠的挫折更增添了事件的精彩度。)還好第三位善心朋友願意幫他再到餐廳找餐巾紙,終於暫時解決了小元的問題。
接下來是要處理小內褲上的髒污,他說他在厠所內的洗手枱洗了大半天(對不起啦,真是很噁心!)才把它洗乾淨,我問他為何當時不把小內褲直接丟到垃圾桶裏就好了?他說:「這樣垃圾桶會很臭,而且這件小內褲還很新,就這樣丟掉太可惜了!」看來我這個兒子還頗有公德心,且有惜物愛物的良好美德呢!只是拿回家後,我還是請他先用洗衣皂再清洗一次,才准放入洗衣機和大家的衣物一起洗。
後來我跟先生說,如果我知道他去上大號,一定會幫他送衛生紙去,因為我知道這個學校的厠所並沒有提供衛生紙,才不會像先生這樣沒想到這些事呢!先生悠悠的說:「妳不是說要練習對孩子放手嗎?這種小事,讓孩子自己想辦法去面對、去解決,這不是一個好機會嗎?」